English  |  正體中文  |  简体中文  |  Items with full text/Total items : 21921/27947 (78%)
Visitors : 4206801      Online Users : 813
RC Version 6.0 © Powered By DSPACE, MIT.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.
Scope Tips:
  • please add "double quotation mark"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
  •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
  • Adv. Search
   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


  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: http://140.128.103.80:8080/handle/310901/7780


    Title: 元散曲隱逸意識研究
    Other Titles: The Research of Anchoritic Consciousness in Yuan Dynasty Verse (Yuan San-Qu)
    Authors: 簡隆全
    Jien, Long Chuen
    Contributors: 王安祈
    Wan, An-Chyi
   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
    Keywords: 散曲
    Verse;San-Qu
    Date: 1995
    Issue Date: 2011-06-15T01:18:26Z (UTC)
    Abstract: 本文討論元散曲隱逸意識, 以「元代環境」(特別是政治、種族方面) 和「士人階層」(及其歷史性格)作論述的基礎。 第一章先討論蒙古政 權統治下的種族問題、入仕機會, 並藉由所掌握之史料探討元代(特別 是元末明初)漢人對元廷之看法, 及我們面對此段歷史所應具有的基本 態度。 第二章討論「士人階層」,先就士的原始意涵簡述起, 論及其在 中國官僚體制中佔有的位置,以瞭解其歷史性格,並就儒道二家於出處進 退方面的觀點, 探討其對士人仕隱間之指引及所造成的兩難處境。 第三 章則針對元人在「道行與道尊」、「從隱雨物需」、「大隱隱於市朝」等 態度的斟酌, 並簡述其時新道教之流行與士人從隱行為上的關係。 第四 、五章則藉由直接對元散曲的評析,以討論其隱逸意識。 首先檢閱元人 否定、虛無的精神樣貌與史觀,並觀察以此史觀而架構出的隱逸意識, 並探索元隱逸散曲對儒家「俟時」觀念、道家藝術精神的回應與汲取; 以及與新道教之間的因緣;最後藉士人在隱逸散曲中與庶民的即離關係, 延續至下一章的討論。 最後一章, 即第六章,則嘗試以士商地位消長的 社會變遷,看士人在新社會角色上的適應程度, 並呼應以元代環境與士 人歷史性格,簡單解釋元代的隱逸意識。藉由以上的探索、討論, 我們 發現元代蒙古政權之種族限制雖甚嚴苛,但亦非全然排斥漢人、漢文化, 而且就史料等證據, 我們也發現元明之際之漢人對元廷亦甚表好感、認 同, 種族情勢似非若是緊張; 而在另一方面,中國士人與官僚政治的密 切依附關係,所塑就的卑微、缺乏獨立精神、但又自命清高的歷史性格, 也使士人在元代, 這個不僅在種族勢力、政治勢力, 甚至是經濟勢力都 起了很大變動的時期, 顯得特別無法適應其新社會角色,並因此產生了 極為強烈的內在緊張, 然而其柔弱、缺乏自主自覺的性格又無力推展、 提昇此困境,而發展、粹礪出積極、向上的精神境界,反而一受挫於外在 環境, 即退避、萎縮於虛無、掛空的生命情調, 而如此的生命情調在元 散曲中俯拾皆是,甚至已可稱為元散曲隱逸意識的基調。
    Appears in Collections:[中國文學系所] 碩博士論文

    Files in This Item:

    File SizeFormat
    index.html0KbHTML290View/Open


    All items in THUIR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,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.


    本網站之東海大學機構典藏數位內容,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,惟仍請適度,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,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。商業上之利用,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。

   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 © 2002-2004  MIT &  Hewlett-Packard  /   Enhanced by  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 ©   - Feedback